作者 徐 濤 2008年5月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已經走過半個世紀的光輝歷程。生物物理所的創建和蓬勃發展離不開貝時璋、鄒承魯、梁棟材和楊福愉等老一輩科學家的高瞻遠矚和不輟耕耘,離不開歷任所領導的勵精圖治和無私奉獻,更離不開一代代生物物理所人的不懈追求和團結奮斗。半個世紀以來,生物物理所為我國放射生物學、宇宙生物學、結構生物學、腦與認知科學和蛋白質科學等學科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已經成為我國生命科學領域國立研究機構的重鎮。到生物物理所工作已五年有余,我一直在想,是什么原因使研究所持續穩定地走在我國生命科學研究機構的前列?在五年來與貝老、鄒先生、梁先生、楊先生等生物物理所前輩交往的點點滴滴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適逢生物物理所五十周年所慶,寫出一些感想與大家分享。
貝老是我國生物物理學的奠基人,是一位高瞻遠矚且極具戰略眼光的科學家,一位出色的科研組織者和領導者。他早在建所初期就大力提倡生物學研究與數理化、與技術科學的結合,主張借助這些學科的方法和手段,建立相應的實驗技術設備,開展定量化的前沿生物學研究。正是在這一思想指導下,生物物理所一直重視技術方法的創新,重視儀器設備的自主研制。今天,國家越來越重視科研儀器的自主研制和技術方法的創新,回過頭來看當年貝老的決定,不禁感嘆貝老的高瞻遠矚,貝老諸多治所理念對我所今后的發展極具指導意義。雖已屆105 歲高齡,貝老思維仍非常清晰。每次我去看望他,他總要拉著我的手,講述自己最近對生命科學前沿問題的思考,詢問研究所發展的近況,而且總是不忘感謝研究所對他的關心和照顧。在生物物理所的發展歷史上,貝老無疑以他特有的風格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一筆將一直使后來的生物物理所人景仰和受益。
鄒承魯先生是一位杰出的科學家,一位維護科學尊嚴的斗士。他對我國分子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胰島素人工合成、蛋白質構象功能關系和酶作用機制等方面都作出了開創性的工作。在來生物物理所之前,我就拜讀過鄒先生有關國家科學政策、科學道德、重視基礎研究、生物學發展前沿的多篇文章,充滿了對先生的景仰。到生物物理所以后,更有幸得到先生的教誨。我清楚地記得剛到生物物理所時,初次拜會先生,他就囑咐我將我的一些文章單行本送給他“學習”,還對我的工作提出了中肯建議。有一次他還特別囑咐我,生物物理所的生物大分子研究不能只局限在蛋白質上,還要關注DNA、RNA 等物質,特別是RNA 的研究。今天我所在蛋白質與DNA 和RNA(如非編碼RNA)的相互作用和結構基礎上已經有所布局,做出了很好的工作。鄒先生的“熱爐子”理論非常有名,我想,我們生物物理所不正像一個燒得火熱的爐子,任何新來的人一到這個大熔爐中馬上就會發光發熱嗎?
梁棟材先生是我國結構生物學的奠基人,他不僅學術造詣深厚,而且對生物物理所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梁先生任所長期間,帶領全所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增強了研究所的實力和活力:用一年時間進行了課題調整,取消了小、雜、散課題,增強了課題的先進性和競爭性,使基金申請命中率為全國平均命中率的3 倍;著手組建中國科學院分子酶學開放研究實驗室、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中國科學院視覺信息加工開放研究實驗室,并積極推進技術開發工作;生物物理所沒有一處集中的科研用房,各個研究室分散在不同的研究所里,號稱“十三陵”、“八大處”,條件極其艱苦,在梁先生以及貝先生、鄒先生、楊先生、王書榮和金德耀等許多前輩的積極努力下,我所爭取到了新的科研用房,也就是現在的所址,為大家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環境。梁先生還擔任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促進了我國整個生命科學領域的發展。我一到生物物理所,梁先生就以他濃重的廣東口音送給我一句他的體會:“在其位,一定謀其政;不謀其政,不要在其位”。這句話充分體現了梁先生以研究所發展為己任的高度責任心和無私奉獻精神。直到今天,我還能清楚地回憶出先生講這句話時斬釘截鐵的神態,這句話一直激勵和鞭策著我!
楊福愉先生是我國生物膜研究領域的先驅者和主要奠基人,由于科研的關系,我與楊先生在科研課題中多有合作,深切地感受到了他嚴謹的治學態度。雖已年逾八十,他仍然為我國生物膜研究的發展傾注著大量的心血。先生求真務實、提攜后學,堪稱我輩學習的楷模。楊先生不僅學識淵博,為人謙和,也時刻關注所里的發展。他與鄒先生、梁先生一道為設立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而多方奔走,隨后又為實驗室的次次評優而殫精竭慮。時至今日,楊先生仍然極為關注研究所和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發展戰略和學科布局,關注研究生教育,關心青年科研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于1989 年批準成立,在近二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實驗室承擔了多項國家重大科研任務,在蛋白質科學研究領域已形成了人才、裝備、技術、經驗的綜合優勢并取得了驕人業績,在歷次評估中,均被評為優秀。
五十年風雨兼程,生物物理所發展到今天,成為有一定國際影響的高水平研究機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來自于我所深厚文化積淀和逐步形成的共識價值觀為基礎的核心發展能力。在與前輩們的交往過程中,在我這五年多的親身經歷中,我感受到了一種看不見摸不著卻又實實在在地推動生物物理所前進的力量和內涵。今天的生物物理所,已經形成了一個老、中、青相結合的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老一輩的科學家仍然活躍在科研第一線,中年科學家挑起了創新發展的大梁,青年一代也已經成長了起來,開始在國際科技前沿嶄露頭角。依靠五十年一脈相承的優良傳統,依靠一代代生物物理所人的不懈努力,我堅信生物物理所一定會有一個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